桃園市環保局長期配合環保署推動社區資源回收工作,繼110年輔導30 處社區資源回收示範站後,今年再度輔導轄內50處社區美化資源回收設施,以利社區民眾在丟資源回收物時可有提升分類正確率,同時透過宣導資源回收觀念,期望提升社區垃圾分類成效,減少垃圾產生。
為鼓勵社區及公寓大廈加強資源回收分類,環保局今年補助50處社區大廈改善資源回收硬體設備,並輔導社區進行資收物確實分類,分類越確實,資收物越有效進行再利用。回收示範站分類項目至少必須包括玻璃容器(分三色)、紙類、紙容器、照明光源(含防破措施)、乾電池及二次電池、塑膠容器、鐵容器、鋁容器及光碟片等。此外,回收示範站必須設有專人管理,並定期清潔維護,環保局也會協助媒合當地清潔隊、回收商或個體業者清運資收物,以掌握資收物的數量及流向。
環保局表示,近年受新冠疫情影響,民眾在外用餐意願降低,導致外帶及外送頻率增加,致使家戶垃圾量相較疫情前明顯增加。統計本市清潔隊今年沿線每月平均垃圾收運量較疫情前(108年)增加33%,餐盒等紙容器回收量亦增加30%。顯示雖然疫情改變民眾生活習慣,造成垃圾量增加,但只要確實做好分類回收,使資源物有效循環,就能達到垃圾減量,同時也能減輕後端處理壓力。
社區是推動資源回收工作重要的環節,環保局希望透過改善社區大廈等集合式住宅的資源回收設施,讓民眾能更方便、更有效率地進行資源回收,今年輔導完成50處回收站點的改善及美化,希望能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,號召更多社區大廈響應資源回收,大家一起努力,讓廢棄物資源最大化,向循環經濟及淨零碳排的永續發展目標邁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