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園市因公有堆肥場容量有限,於106年6月起本市清潔隊除了龍潭與復興二區之外,其餘行政區不再處理生廚餘,只收熟廚餘。並因應非洲豬瘟疫情,所有廚餘養豬戶納管,並輔導轄內廚餘養豬戶轉型為飼料飼養或取得廚餘再利用檢核機構。熟廚餘可用來養豬,由於豬無法消化硬殼、硬梗的果皮、菜葉類等生廚餘,加上堆肥場去化量有限,環境清潔稽查大隊規定廚餘桶只收熟廚餘,生廚餘則隨一般垃圾丟棄或自行利用堆肥。
為增加廚餘多元去化管道,在桃園市生質能中心110年試運轉前,本市招標委託廚餘快速發酵堆肥場收取生、熟廚餘,生廚餘隨一般垃圾丟棄增加垃圾焚化廠負擔,因此先運用民營堆肥場處理,回收葉菜、果皮等生廚餘,希望民眾逐步恢復生、熟廚餘集中處理的習慣。將由八德區於109年12月試辦恢復收生廚餘。
因應本市廚餘回收量逐年提高與逐漸全面實施廚餘分類回收,加上其他廢棄物處理政策,本市正規劃建置一座生質能中心,以達環境永續目的。觀音環保科技園區生質能中心預計110年7月試運轉,可利用生、熟廚餘及水肥等進行沼氣發電,讓廚餘去化不再局限堆肥、養豬。
桃園市生質能中心3D模擬照片
何謂生質能(biomass energy)?
近年來,由於溫室效應及全球暖化現象日趨明顯,使得各界尋求新興且潔淨的再生或生質能源成為國際間重要的議題。經統計目前生質能是全球除了石化能源外的最大能源供應來源,僅次於石油、煤及天然氣,供應全球約11~14% 的初級能源需求。
生質能是指將生物質(biomass)經過各種直接或間接的轉換程序(如:直接燃燒、發酵、厭氧分解等)進行能源轉換後所形成的一種可用能源,它兼具廢棄物回收處理與能源生產的雙重效益等特點,是一種極具開發潛力的再生能源。加上目前我國主要能源幾乎仰賴進口,在國際油、氣市場供應日益吃緊,以及核能四廠停建的情況下,發展再生能源已成必然之趨勢。
目前本市廚餘、廢食用油、有機污泥、樹枝葉等廢棄物皆具生質能潛力。其中以廚餘為例,可分為「堆肥廚餘」及「養豬廚餘」。本市目前以養豬廚餘為大宗,然近年政府及國際間對養豬廚餘做為豬隻飼料安全有疑慮,加上北部養豬戶養豬頭數有下降趨勢、非洲豬瘟疫情等因素,造成養豬廚餘逐漸有供過於求的現象,故有必要針對本市相關有機廢棄物,增加多元的處理方式,達成資源再生之目標。
目前本市規劃建置一座生質能中心,預期以妥善處理本市內具生質潛能之廢棄物(如廚餘、廢食用油、水肥、有機污泥、樹枝葉等),達成資源再利用、廢棄物多元處理與發展再生能源等多重目標,除可減緩我國對進口能源的依賴性,減輕溫室效應所造成的影響,達資源再生、永續發展等三贏之局面。
資料來源:
1. 能源科技研究發展白皮書,經濟部能源局,2007年。
2. 饒達仁,全球與我國生質燃料產業環境(政策、市場、產業與技術)趨勢與我國產業競爭優勢來源及策略建議分析報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