惜食方式

廚餘回收

惜食方式

鑑於現代社會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廚餘及廢棄食品,2011年聯合國農糧組織報告更指出,全球有1/3的食物被浪費掉,碳排放量高達44億噸。食物浪費不僅造成大量經濟損失和龐大的環境成本,更會加劇地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危機。

目前臺灣也面對減少食物浪費的挑戰:

  •  環境部:推估臺灣平均每人每年產生96公斤廚餘。
  •  農業部:平均每人每年可獲得567公斤糧食供應量,計算出臺灣每年至少有17%的糧食耗損與丟棄。
  •  行政院主計總處:臺灣平均每戶家庭一年的飲食花費為176,000元,乘以17%的浪費比例,換算出每戶家庭每年大約「浪費食物」三萬元。

為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, SDGs )中「核心目標二:零飢餓」、「核心目標四:高品質、針對所有年齡層縱化的教育」、「核心目標12:西元2030年前零售及消費者減少50%食物浪費」,2018年4月起,環境部透過推動惜食環境教育,研請國內專家學者一同研究及建構臺灣推動惜食文化的工作,內容包括三大面向:

一、政策研究及調查:透過研析國內外惜食案例、國內專家、學者及業界代表共同研擬國內推動惜食教育之方向及政策內容,以及調查國內民眾對惜食的認知及態度等。
二、提高餐飲及團饍業者參與及重視:透過推動惜食店鋪計劃,邀請餐飲業者主動向大眾分享其惜食物作為。
三、民眾教育推廣:透過辦理全國惜食文化環境教育巡迴講座及工作坊,邀請不同團體、食農教育工作者及專家分享大眾可實踐之惜食方法。

 

惜食小動作

1. 計畫性消費

出門採買食材前,先確認冰箱裡的剩餘食材,根據自己的購買頻率列好購買清單,除了可以避免遺漏外,也不易受誘惑而買了過多無法消化的東西。年節或節慶所需的產品宜及早規劃,讓預購變成一種習慣,以達到生產與消費平衡的理想。

2. 善用即期品

珍惜每一項產品從開發到生產背後的所有努力,不要讓它因為過期無法食用被浪費了,若是準備於當天料理,請挑選期限近一點的吧!

3. 給醜蔬果一個春天

其實外表或規格不佳的蔬果,本質及營養不變,但往往不受青睞,甚至沒辦法上架,不妨善用巧思料理格外品,讓醜蔬果也能有春天。

4. 全食物利用

從頭到尾滿懷營養的蔬果們,如果口感可以接受的就帶皮直接烹煮,或者將蔬果皮熬成湯底,渣滓轉為堆肥變養分。以冬季盛產的柑橘來說,清洗乾淨後將果皮剝下來,烘乾後可泡茶增添風味;最常被削掉的鳳梨皮,可熬成甜香的鳳梨水,大人小孩都愛喝。

5. 做好冰箱管理員

家中冰箱掌握先進先出的原則,尤其是冷凍庫食材的擺放,往往順手把新買回來的食材放在最前面的空位,舊食材則冰存在深處而被遺忘了;生鮮蔬果必須考量易熟爛、不耐久放的時效性。思考今日菜單時,將家中即期品優先納入菜單,抓住最後保鮮期。

 

每天我們至少有三次透過惜食來幫地球降溫、減緩全球暖化的機會,期待大家從自身作起,一起吃適量、愛地球,讓珍惜食物成為每個人的生活習慣,讓食物生產者辛苦照顧食物的成果可以被充份利用和尊重,減少食物變成垃圾的機會,共同打造惜食臺灣。

 

資料來源:惜食台灣Cherish Food Taiwan 、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